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法国对德国一直采取强...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法国对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法国社会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各阶层纷纷组织反战活动。鲁尔危机后,根据道威斯计划,解决德国问题的主导权由法国转归法国,法国所获赔偿额大大减少,道威斯计划体现了美国打击法国扶植德国的意图,法国在欧洲舞台上日益孤立。希特勒为避免与英法等国过早直接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英法等国虽对德国扩张抱有戒心,但最终相信了希特勒的表态,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迟迟不能建立。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国政府无人过问此事;1938年9月法国总理这拉第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希特勒完成开战的准备。

——摘编自夏洪亮《法国推行对德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1)原因:一战后法国产生反战思想(和平主义思想);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丧失德国问题主导权;英国(大陆均衡政策)对法国的牵制;希特勒的欺骗宣传。 (2)影响:打击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牺牲了小国利益;加速了二战爆发;二战中法国消极抵抗,迅速亡国。 【解析】(1)从“法国社会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各阶层纷纷组织反战活动”可以看出一战后法国产生反战思想(和平主义思想);从“鲁尔危机”可以看出,但是法国遭受到了经济危机;从“道威斯计划体现了美国打击法国扶植德国的意图”可以看出法国丧失德国问题主导权,英国的“大陆政策”对法国的牵制;从“希特勒为避免与英法等国过早直接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雏主义”可以看出希特勒的欺骗宣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从“欧洲集体安奎体系迟迟不能建立”可以看出这一思想打击了反法西斯力量;从“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得出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牺牲了小国利益,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法国也由于自身的消极抵抗最终亡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谊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席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席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庶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8-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不少吏书记载了海事活动。《晋书·扶南传》记载,孙权于赤鸟午间派遣康泰、朱应出使扶南(夸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郝一带)。贾耽《海内华夷图》记述唐代著名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直通波斯湾,全长14000千米,是举世无双的国际航线。扬州、明州、采州、广州等对外贸易大港亦应运而生.当时,广州港可以停泊上千艘大小海船,“番坊”聚集12万外国商人、水手和家属,于是在此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按规征收关税,接待保护外国商人等。一直到元朝为止,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都持着开放和鼓励的态度。

——摘编自刘兴诗《中国古代海事活动与海权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洋事业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部分大臣认识到“今我国通商各口无论长江内河、苏杭二州,皆任洋商轮船往来,是船业之利几尽为彼族所夺矣”。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江海已失航利。”鉴于轮招招商局的发展势头,为收回更多的航海权益,清政府解除了航运业的禁令,由此又带动了一批民营轮船商行的兴起。中法战争后,光绪帝发布上谕:“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由以大治水师为主。”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街九,统一海军指挥权。1889年,海军衙门要求沿海各省一律创设水师学堂。

——摘编自谢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我国海洋事业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自2006至2017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A. 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B.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进程

C.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D. 促使世界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专家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1932年苏联购买了约50%的世界出口机器;这一时期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这表明

A. 当时国际意识形态对抗趋向缓和

B. 苏联利用国际形势推进国家工业化

C. 美国扩大资本输出应对经济危机

D. 美苏积极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