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据图分析当时的艺术家们把牛顿描绘成神一样形象的目的。

(4)材料四中陈独秀强调“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指出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1)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提供条件。 (2)人文主义肯定“人”,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去认识世界,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因为牛顿的发现,把神从无生命现象领域中驱逐出去,为人们打破宗教和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并以此宣扬人的高贵和理性,鼓励人们以理性和科学的精神认识自然和社会。 (3)科学改变人的世界观(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4)反对愚昧,解放思想。 (5)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科学进步推动着思想的解放。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的信息从宗教改革的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信息归纳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的信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目的从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信息归纳回答。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四中“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角度归纳作答。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的信息从“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科学进步推动着思想的解放”角度归纳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世纪80年代,有线电话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曾妄图限制蜂窝技术公司的竞争能力,但里根总统并没有理睬他们,而是大力鼓励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因此才造就了苹果和高通等美国企业在无线通信行业的领袖地位,据此可知:(    )

A. 政府政策推动了美国技术创新

B. 政府完全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C. 政府政策加剧了企业恶性竞争

D. 政府极大的维护传统产业的利益

 

查看答案

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对某一文学流派做如此评价:“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以下名著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A. 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 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

C.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 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他们”是指(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

C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者      D18世纪中叶的启蒙思想家

 

查看答案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当时明清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 该译本出现反映了当时西方的中国文化热

D. 《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