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

A. 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B.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C.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D.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B 【解析】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今世的享受和幸福。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选B。A、C、D有悖于材料的表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 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D. 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查看答案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