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科技曾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中国古代科技曾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水力鼓风冶铁装置出现

②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③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

④中国工匠制成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③①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力鼓风冶铁装置出现于东汉,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在唐朝,中国工匠制成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在明朝,故①③②④排序正确,故A项正确,BCD项都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初政治呈现出一种“布衣风格”。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本人出身低做,功臣集团的出身大多与其类似。这一“布衣风格”反映出

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贵族势力的衰弱

C. 分封制彻底被废除

D. 宗法政治十分强大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有一位学者将自己的学说建构成“君主任施淫威的统治工具”。这位学者最有可能倡导

A. “兼爱”

B. “仁政”

C. “齐物”

D. “耕战”

 

查看答案

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到了晚年,曾感叹:“吾不复梦见周公!”下列对周公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天下唯一的大宗

②受封于鲁国

③属于姬姓贵族

④完善了官僚政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孙弘(前202-前121年),字季,西汉菑川国薛县(今山东滕州南)人。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菑川国又推举公孙弘。于是,他西去长安,到主管征碎的太常街署参加对策。在这次对策中,他强调应当以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道之用”。同时,他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糅合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朝廷之上必须是“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又说:“法之所罚,义之所去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这就把法术同礼义融为一体,强调礼义与刑赏的交替为用。此外,他还把儒家的智解释为法家所谓君主用以控御臣下的术,又把二者熔于一炉。这种糅合儒法、以仁义为表、法术为里的治水,也就是杂王霸之道。所以这篇对策,完全符合武帝的旨意。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孙弘对策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公孙弘的思想。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根据此方案,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主要规定: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志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户籍制度进一步松动。

——据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