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的“纲领”发表于什么时间?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人物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认识体现了怎样的共同精神品质?

 

(1)1848年。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展;工人阶级斗争经验的积累。 (2)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失败(或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3)“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4)实事求是(或与时俱进;从本国国情出发)。 【解析】试题分析:(1)《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从材料“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原因。(2)从材料二的时间和内容可以分析的出这是新经济政策,这是在吸取战时共产主义的教训的基础上实行的,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3)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了计划和市场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4)领导人物对现实社会的 分析要结果本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始终有你》主题曲,感情真挚,脍炙人口,一经问世便迅速响彻华夏大地。歌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A.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B. 上海世博会喜迎八方宾朋

C. “一国两制”下喜庆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这幅《双猫图》是著名画家陈莲涛专为邓小平所画,曾长期挂在邓小平的办公室内。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查看答案

1963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这反映了毛泽东同志急于求成的倾思想

B.受此影响,中共中央立即决定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C.受此影响,中共中央提出了倾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受此影响,中共中央发起了大跃进运动,力争赶英超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