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下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
A. 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
B. 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C. 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
D. 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注释:①商代商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瑚蝴壮迁址殷。
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商嗡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高强郎氇归匕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下面是摘自柳武《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 粮食亩产(公斤/亩·年) | 人均占有原粮(公斤/人·年) | 劳动生产率(公斤/劳动力·年) |
战国中晚期 | 180.0 | 460.5 | 1659.0 |
西汉末 | 132.0 | 495.5 | 1789.0 |
唐 | 170.6 | 628.0 | 2262.0 |
宋 | 154.5 | 579.5 | 2087.5 |
明 | 173.0 | 559.0 | 2013.5 |
清中叶 | 183.5 | 314.0 | 1131.0 |
A.整个古代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B.大一统时期农业发展较快
C.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该 D.封建时期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省份 时代 | 陕 西 | 河 南 | 山 西 | 河 北 | 甘 肃 | 四 川 | 江 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 1 | 1 | 4 | 1 |
|
|
| 1 | 1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
| 1 | 1 | 2 |
| 4 |
|
| 2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 4 | 7 | 1 |
A、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 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C. 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 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下表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本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开凿时间 | 河道走向 | 起止点 |
隋朝运河 | 隋炀帝时 |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 涿郡—余杭 |
元朝运河 | 元世祖时 | 呈南北垂直形状 | 大都—杭州 |
A. 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 重在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 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 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