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A.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 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 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 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1649年,沙皇俄国政府拒绝与当时的英国政权打交道,并下令把所有英国商人赶出俄国,只允许其在北方寒冷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经商。这表明,当时
A. 沙俄对英国政局发展保持警惕
B. 俄英两国经济矛盾日益加剧
C. 欧洲殖民地争夺战日趋白热化
D. 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此举
A. 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 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 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的反应
D. 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A.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
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A. 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 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B. 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C. 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