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 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B. 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 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 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
1956年国风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进京演出,“京华争说《十五贯》。”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政治要求是有关系的。当时的“政治”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
B.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 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提出
D. “双百”方针的贯彻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下表是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中国革命特殊性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B. 革命就是要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C. 伟大思想必然产生于革命实践中
D. 革命两阶段紧密相连并及时转换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