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曾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文中的“他”是(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李贽 D. 王阳明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春秋》重灾异,孔子也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但英国学者李约瑟却盛赞儒家思想基本是重理性的,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这主要是因为:
A. 孔子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规律
B. 儒家讲究仁德倡导以民为本
C. 儒家重人事重入世而敬远鬼神
D. 儒家对佛道等宗教坚决抵制
据大臣汲黯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但汉王朝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
A. 汉初法律制定趋向成熟
B. 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外衣
C. “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D. 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B. 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C. 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
D. 认为“礼”是实现“仁”的重要前提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