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时,总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 平等相待
B. 启发引导
C. 辩证思考
D. 逻辑推理
当代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由此可见,科举制度
A. 抑制了门阀士族的特权 B. 消除了地方割据反叛力量
C.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实现了人才选拔社会公平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文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在长安的太学里,五经博士对学生的教育,把“通经”(精通五经及其标准注释)作为进入官场的途径。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代儒学以经学为特征
②关注社会现实为治学的基本思想
③儒家学术体系日臻完善
④儒学成为政治色彩浓厚的正统学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题文)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行语,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面是《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选出的改革开放背景下,1979年的一组流行词语。
流行语 | 词语介绍 |
1.哥德巴赫猜想 | 一篇介绍陈景润事迹报告文学 |
2.科学的春天 | 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稿 |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 |
4.拨乱反正 | 成语,“拨乱世,反诸正”。意指整顿混乱,使之回复正常 |
5.平反 | 纠正历史错误或政治结论的行为 |
6.恢复高考 | 特指结束“文革”十年动乱,恢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
7.伤痕文学 | 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 |
8.十一届三中全会 | 新时期的纪念碑,改革开放的转折点 |
9.小岗村 | 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 |
10.望乡 | 一部日本老影片 |
结合材料并所学中国史的知识,围绕“改革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离〕靬”、“犁靬”、“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国度,就是亚历山大城。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文化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了一次不大的冲击。堂堂天朝竟败给在了“撮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但这场战争毕竟只使君臣慑于对手的船坚炮利,中西之间还只是在器物层次上发生文化冲突。所以一时的忧患意识和战败的屈辱感很快随着和约的订立而烟消云散。拍岸的惊涛,峰回路转,化作阵阵水沫,依然是死水一泓。“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君臣们仍然在自圆自足的文化心理支配下昏昏睡去。
——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并对此作一简要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