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某同学为研究古代帝王搜寻到的一幅漫画,据此设置了一个历史探究情境,请你把下...

下面是某同学为研究古代帝王搜寻到的一幅漫画,据此设置了一个历史探究情境,请你把下面相关法庭记录整理一下。

原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告诉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人自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原告诉状: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统治极其残暴。你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辩:我统一了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征匈奴,南伐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了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推知,原告是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被告是秦始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告诉状从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统治极其残暴等角度回答;被告人自辩则从结合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北征匈奴,南伐百越;颁布了秦律;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等史实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

A.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首创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修筑了万里长城,保护了中原的安宁

D. 焚书坑儒、禁止私学,维护了思想统一

 

查看答案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句话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

A. 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生产环境

 

查看答案

唐太宗曾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唐太宗在此主要肯定了秦始皇

A. 废分封,置郡县

B. 统一全国,开拓疆域

C. 实行皇帝制度

D. 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有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9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世界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经过了“睁开眼睛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仿洋改制看世界”的三个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魏源和张之洞的思想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种相同的认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所主张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其时代特点,分析产生进步思想的原因。

(3)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认识与学习西方的历程中呈现出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