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权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 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 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
D. 大学士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 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 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 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①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②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
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
④清初,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
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翻中枢机构权力彼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褥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元朝 D. 清朝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 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 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 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 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