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业合作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把小社合并为大社。这种观点( )
A. 直接导致了“大跃进”
B. 准确指出了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C. 成为“大包干”的先声
D. 忽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B. 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 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
D. 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
A. 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
B. 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
C. 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
D. 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共识
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但这些公司却有很大比重的华人资本,“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不少洋行的许多轮船实际为华商所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列强尚未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 中国近代造船业初步发展
C. 新式航运需要专业化的管理
D. 政府支持中外合资的模式
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移民运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规模庞大。下表为当时长久迁居该地区的移民原因分类表。在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占绝大多数。据此可以推断
一 | 受政府招民垦荒政策驱动 |
二 | 受地区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为谋生而动 |
三 | 不堪繁重的赋役而离乡 |
四 | 商贸 |
A. 战乱与移民迁徙无关
B. 长江流域开发重心向中上游转移
C. 强制性移民占比较大
D. 政府的传统政策制约了区域开发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与崔彧有关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崔彧)拜御史中丞……建言,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必有偏徇之弊,御史官从本台选择……(帝)从之。 | 《新元史·崔彧传》 |
(崔彧)负才气,刚直敢言。……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彧言:“台臣于国家政事得失,民生休戚,百官邪正,虽三公将相,亦宜纠察。”……(世祖)从之。 | 《蒙兀儿史记·崔或传》 |
(卢)世荣居中书未十日,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为相,忤旨,下彧吏按问,免官。 | 《新元史·卢世荣传》 |
彧居御史台久,……以故人疾之。……彧遂以病辞,成宗谕之曰:“卿之辞退,诚是已,然勉为朕少留之。” | 《元史·崔彧传》 |
A. 崔彧为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
B. 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
C. 御史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D. 崔彧因秩卑权重而积极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