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A. 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B. 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
C. 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D. 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特点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突出的问题是:
A. 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 黄老思想下的西汉政治软弱
D. 地方势力都是刘权势力,是皇权的屏障
“建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用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这是鸦片战争后社会变迁的表现
B. 其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 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D. 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变化
清嘉庆道光年间,士商相混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绅商”或“儒商”这样的词语使用频率很高。绅商这个群体,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这一现象:
A. 说明传统的“四民”观念已经解体
B. 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
C. 说明封建国家大大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D. 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
有学者认为:“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的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A. 城市功能的变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统治者重视商业
D. 城市比唐朝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