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17586次...

下表: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17586次

46.53%

法观念

法、刑

4648次

12.30%

财富观念

利、财、富

4765次

12.61%

公平公正观念

士平

4427次

11.71%

道观念

6367次

16.85%

 

 

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A. 主流价值儒学化

B. 法家大行其道

C. 重利轻义观盛行

D. 伦理脱离政治

 

A 【解析】从社会伦理观念中“仁、礼、信”的出现频次、所占比例较高可以看出,两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逐步儒学化,即儒家倡导的伦理观逐步被社会接受。故答案为A项。从“法、刑”和“利、财、富”所占比例较低来看,B、C项说法错误,均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

A.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 “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

——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实学”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

(5)综上,请你谈谈对思想变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城市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上面图文资料,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宋代都城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它把人类推入“蒸汽时代”。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城市工业之母”,而马克思则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以下两图和文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风貌。

(2)根据材料二,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对伦敦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材料三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材料四

沿海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上海

4950.84

6180.74

9154.19

大连

933.12

1254.66

2152.23

天津

1826.27

2172.04

3697.62

青岛

700.75

910.06

2695.82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

(4)依据上表指出上海等沿海城市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注:【1】《罗马法词典》【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1)材料一中哪些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哪些是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填写序号即可)

材料二2014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

图一

清代姚锡光在甲午战后根据当时被日军占领城市绅民的口述整理成《东方兵事纪略》,详细记载了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的沉没过程。

图二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图三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2)请按照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标准对材料二进行类别划分。并指出“‘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考证时采用的历史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史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的作用。

材料三……为何要设立这块碑向德国赔罪呢?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须要中国在克林德就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陈独秀1918年的论述——《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

材料四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我读八十年来的中国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

——陈独秀1924年的论述——《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差别?你认为影响差别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观察下边的漫画,为该图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A. 人类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

B. 两极格局的最后谢幕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D. 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