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数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散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
A. 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 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 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 内阁权力膨胀推毁了宪政制度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 维护公民平等
B. 强调法律至上
C. 限制公权滥用
D. 追求司法公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A. 开创了文艺创作新途径
B. 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 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上悬挂的标语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表明在当时毛泽东思想( )
A. 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B. 开始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 已经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使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
A.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