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是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这种变化开始于
A.清道光年间 B.清末民初 C.20世纪30年代 D.新中国成立后
下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风云儿女》 D. 《杨门女将》
中国近代史上 “断发易服” 的主张始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西式服装传人中国后,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等,反映了中国民间服饰的变革。服饰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 晚清政府大力倡导
B. 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
C. 中国的传统服饰异彩纷呈
D. 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冲击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
A.鸦片战争以后 B.辛亥革命以后
C.新文化运动以后 D.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英敛之(1867-1926)号安蹇斋主,满族正红旗。1898年4月,撰写文章,开始评论国事。戊戌变法失败后,恐被株连,潜往外地。1901年4月,天津紫竹林天主堂总管柴天宠提议集资开办报馆,邀英敛之进行筹备。1902年7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发刊,英敛之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提倡变法维新,抨击时弊,不避权贵,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他本人每日为《大公报》写一篇社论。1906年,与《北洋日报》等联名发表《告天津各报大主笔书》,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新闻团体“天津报馆俱乐部”,作为同业“研究报务、交换知识”的场所。1912年,他和好友马相伯一起上书教廷,请求创办一所天主教大学。1916年,英敛之将《大公报》转手售予王郅隆,迁居北京香山静宜园,创办香山慈幼院和辅仁社(1925年),1926年1月10日病逝。去世后的次年,辅仁大学在北京正式立案。
——摘编自王鹏《<大公报>的创始人英敛之》(《炎黄春秋》)、侯杰(著)《<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4)以及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敛之创办《大公报》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英敛之的主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