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从张謇企业的命运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外市场
B.战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
D.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耍原因是( )
A.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 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 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江苏(含上海) | 直隶(含京津)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地区 |
13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一一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上述表格反映出
A.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 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
C. 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 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洋货”这一历史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B.促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富强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洋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中1912-1919年间,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造纸业和烟草业
C.火柴业和榨油业 D.钢铁业和煤炭业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