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

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

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套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1)变化: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 原因: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 (2)简评:《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的信息从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依据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从国际和国内信息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以及代表舆论的实质回答;第二小问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 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 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 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 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查看答案

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 资讯传播

B. 新闻报道

C. 大众娱乐

D. 艺术鉴赏

 

查看答案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C. 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社会生活

D. 人们的价值观及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查看答案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依据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的知识

B. 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 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精神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 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