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对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1)材料一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材料二说明列宁想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已发生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中心措施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等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所以材料一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等字眼足以证明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外,主要目的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等属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所以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成了新经济政策。 (3)“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等字眼足以证明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的“他”指的是

A. 列宁

B. 斯大林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主要是

A.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结果

 

查看答案

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C. 颁布1936年宪法    D.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查看答案

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l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体制

D. 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1922年苏俄一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 增加税额

B. 处以罚款

C. 帮助出售

D. 听之任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