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

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是在“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所以这意味着苏联改革的确是在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是一个错误的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苏联“十五”( 1976一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 1961一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给予一定重视     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A. 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 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 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A.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B.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

C.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D.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查看答案

二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A. 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B. 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C. 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

D. 对农业重视不够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 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