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提出“存同存异”方针
D. 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 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副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脚下踩的字是“庆祝上元”,这表明当时社会上
A. 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
B. 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
C. 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
D. 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
项目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它收入 | 总收入 | ||||
年代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4250 | 100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A. 中国古代以来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洋务企业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
C.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晚清财政影响
D. 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说:(洪秀全)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下诏“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洪秀全此举
A. 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 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 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 结果实现区域的思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