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出求。 材料一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出求。

材料一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但他随后又说,“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他们“经常被错误的信息和激情引向最严重的错误”。在弗吉尼亚批准宪法大会上,埃德蒙·伦道夫一再称颂“人民”,但在一次发言中却用“herd”(一群牲口)来指“大众”,被人指责用词不慎。

——摘编自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之下,未能接受现代教育,与现代国民的水平相距遥远,以这样的国民素质不能迅速适应并享受现代民主政治。“夫以中国数千年专制退化而被征服亡国之民族,一旦革命光复,而欲成立一共和宪治之国家,舍训政一道,断无由速达也”。因此,国民党有责任以“保姆”身份“训导”、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民国之主人者,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耳,革命党者,即产此婴儿之母也。既产之矣,则当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

——摘编自高华《南京冈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美国政治家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些观点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与美国政治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孙中山提出上述观点的理中。

 

(1)观点:人民主权;把精英阶层与人民大众加以区别;否定人民的政治能力和管理能力。 体现: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但对黑人、印第安人、妇女没有赋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对人民选举权加以限制。 (2)不同之处:普通民众须在国民党的领导下教化学习;中国民众实现民主须经“训政…‘宪政”阶段。 理由: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与现代国民不相匹配;先进的现代宪政制度建立需要高素质的国民。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 “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的信息提炼答案;第二小问从美国1787年宪法中对于黑人、妇女没有权力规定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以及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宪政措施回答;第二小问从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与现代国民不相匹配;先进的现代宪政制度建立需要高素质的国民归纳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反映了

A.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B. 国际间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D. 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的丧失

 

查看答案

下图为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下图说明苏联

A. 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

B. 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C. 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D. 经济体制改革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A. 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 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 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 指责礼会契约论排斥君极

 

查看答案

公元前62l年,雅典执政官n德拉古把雅典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将内容刻在石刻上公诸于众,这是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的这一做法

A. 清除了陈旧的习惯法影响

B. 显示了王权对立法的特权

C. 冲击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D. 成为近代国家立法的渊源

 

查看答案

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A. 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

B. 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

C. 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

D. 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