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 ...

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D 【解析】材料此句话的意思是:“商业靠农业立本,农业靠商业流通,应该找到它们互相辅助的地方,而不应只寻求它们相抵触的地方。”依据此意,得出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主要因素是(      )

A. 明朝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B. 走私带来的暴利的吸引

C. 海商崇尚武力    D. 西方殖民者的扶持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养民之善政,十有八焉:劝农丰谷,土田不荒芜,为上善政一。……居货不弃商贾如归,为中善政一……学校殿庑常新,春秋享祀必敬,为下善政一。

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

——摘编自唐甄(16301704年)《潜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甄上述观点出现的社会根源。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

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摘编自《没落的帝国:奥匈帝国的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奥匈帝国瓦解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后战胜国对奥匈帝国的处理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出炉,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逐步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

——摘编自晋浩天《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中同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