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 清代“广州人多务贾”
B.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 江宁机户李东阳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的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力量。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主要因素是( )
A. 明朝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B. 走私带来的暴利的吸引
C. 海商崇尚武力 D. 西方殖民者的扶持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养民之善政,十有八焉:劝农丰谷,土田不荒芜,为上善政一。……居货不弃商贾如归,为中善政一……学校殿庑常新,春秋享祀必敬,为下善政一。
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
——摘编自唐甄(16301704年)《潜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甄上述观点出现的社会根源。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
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摘编自《没落的帝国:奥匈帝国的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奥匈帝国瓦解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后战胜国对奥匈帝国的处理产生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