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太祖说:“四民之业,莫劳于农,观其终岁勤劳,少得休息。时和岁丰,数口之家犹可足...

明太祖说:“四民之业,莫劳于农,观其终岁勤劳,少得休息。时和岁丰,数口之家犹可足食。不幸水旱,年谷不登,则举家饥困。”这反映出

A. 明朝初年,政府鼓励垦荒,重视农业生产

B. 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C.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D. 水旱灾害成为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

 

C 【解析】材料信息“不幸水旱,年谷不登,则举家饥困”反映出小农经济抵抗不住天灾,这是小农经济脆弱性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鼓励垦荒,故A项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剥削,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农业的自给自足的基本特点

B. 农业的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

C. 农业男耕女织的基本特点

D. 农业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先秦史官编修的《世本》记载:“汤旱,伊尹(商朝大臣)教民田头凿井以溉田。”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凿井工具可能是

①石器

②木制的耒耜

③青铜工具

④铁制工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材料说明这是典型的

A. 灌溉工程

B. 防洪工程

C. 蓄水工程

D. 综合性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C.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D.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查看答案

在古代中国中后期,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的状况,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蔗(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这种状况的出现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A. 使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松动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

C. 促使民众衣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D. 使棉布开始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