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

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 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 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 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

 

C 【解析】西汉时的主流通行字体是隶书,只是印章上面多刻篆体,故A项错误。西汉汉武帝时通过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海昏侯时期,王国问题已经对中央没有太大威胁,故B项错误。西汉“工官”制度兴盛,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精美,工艺水平极高,故C项正确。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道教思想精髓,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查看答案

清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可分为内地和边疆两种类型。内地除京畿和直隶外,均设省管理,按省、道、府、县四级政制进行划分,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有很大权限。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办法进行管理。这反映了

A. 中央对基层的控制弱化

B. 地方权力结构清晰

C. 循俗施政,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D. 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基本形成

 

查看答案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