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这反映了汉代
A. 提倡愚孝思想
B. 强化宗法伦理
C. 确立儒学正统
D. 重视文化教育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说苑·政理》中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与这一说法相一致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论语》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权臣),‘八佾(天子乐舞)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表明孔子
A. 推崇为政以德
B. 提倡仁者爱人
C. 反对奢靡享乐
D. 注重克己复礼
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 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B. 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 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D. 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