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市发展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
A. 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 B. 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D.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 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窑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这反映出景德镇制瓷业中
A. 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
B. 雇佣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C. 官私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
D. 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
《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
A. 没有出现夜市
B. 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 市坊界线分明
D. 城市经济异常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