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B. 英、美等国从根本上放弃反共政策而联合苏联

C. 法西斯国家战争消耗太大,无力继续战争

D. 美、苏、英等大国的奋勇斗争

 

A 【解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下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故选A。B、C两项是客观原因,D项为结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5年,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指出: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刻画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这一观点建立在(  )

A.对法西斯深刻仇恨的基础之上

B.对世界大战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

C.美国主宰世界的基础之上

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的基础之上

 

查看答案

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威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

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危害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改革是很难取得成为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成就显著,与秦孝公“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心理压力,商鞅“法及太子,黥鼻其傅”变法策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变法手段(注:商鞅“徒木”),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注“尚首功”)的有机结合是分不开的。

——杨庆博、章传文《商鞅变法成就显著的非主流原因探析》

材料二、新政立法本意,亦有招受当时反对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近为政府敛财····“举一偏而尽沮公议,因小事而先失众心”。······安石最大的弊端,还在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为解决“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其它措施和体现“与历史传统的有机结合”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穆批评“王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近为政府敛财”的政策及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