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

 

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4)英法德四国政体的确立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都颁布了主要的法律文献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四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国情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为英国代议制确立与完善的过程。题干提示信息为“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根据所学可知使“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克服了专制王权”是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后来国王的权力逐渐被内阁取代,形成责任内阁制,议会对内阁监督,内阁对议会负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法国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后半问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应从经济方面找。 (3)联系史实可知,德意志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从材料中“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可知,错位指的是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这种落后性,使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和所学知识可知,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犁牛耕的出现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查看答案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1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   

①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②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③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程度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曾让几代苏联人深为自豪的、代表社会主义的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19时45分,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宫上空.导致这一历史性时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D. 苏联共产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

 

查看答案

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

A. 全球化    B. 冷对抗

C. 不结盟    D. 争霸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