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汉书》等史籍都记载,秦始皇陵在秦末曾遭火焚。有的专家怀疑史籍记载的真实...

《史记》《汉书》等史籍都记载,秦始皇陵在秦末曾遭火焚。有的专家怀疑史籍记载的真实性。最终通过对兵马俑一、二号坑的发掘发现,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经推证是遭火焚烧后造成的。这说明

A. 考古发掘依赖于史籍记述

B. 考古发掘才能证明史籍记述真伪

C. 历史文献记载都真实可信

D. 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

 

D 【解析】材料信息是《史记》《汉书》等史籍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进行了相互印证,故D项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材料内容;证明史籍记述真伪不一定非得考古发掘,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文献记载不一定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鞍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少晋其亡乎!”“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表明

A. 传统的统治秩序走向瓦解

B. 铸造业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晋国的灭亡成为历史必然

D. 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更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查看答案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

 

查看答案

下边知识卡片描述的是哪一国际经济组织

A. 世界银行

B. 欧洲联盟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其中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