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条,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把天地的典礼),不政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
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 直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A. 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
B. 体现了商鞅变法采取措施的历史进步性
C. 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
D. 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制度已较为普遍。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齐”。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A. 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
B. 商人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
C. 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D. 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
《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A. 农业商品化加强
B. 士族制度十分腐朽
C. 不注重保护环境
D. 地主田庄自给自足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
A.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 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 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
D. 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 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
B.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 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 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