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任,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于什么时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1)经济形式:小农经济 产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产生的原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等。 (3)评价: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解析】(1)结合小农经济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可以答为: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要结合材料三从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特点等方面综合回答,可以答为: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等。 (3)结合所学,可以答为: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封建统治

B. 打击工商业

C. 保护小农经济

D. 保护手工业

 

查看答案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地主土地私有制

C. 农民土地私有制

D. 均田制

 

查看答案

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 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    B. 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

C. 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    D. 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

 

查看答案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查看答案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

A. 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

B.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C. 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 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