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种结局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希特勒曾对一条约作出了如下的评价:“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他评价的是
A. 《慕尼黑协定》
B.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 《洛迦诺公约》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与张伯伦所谓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 )
A. 《凡尔赛和约》《非战公约》 B. 《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议》
C. 《五国条约》《慕尼黑协议》 D. 《洛迦诺公约》《反共产国际协定》
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
A. 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 B. 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
C.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 D. 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政府实行的商业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