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首诗突出反映了当时扬州的繁荣,扬州的繁荣直接受益于
A. 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C. 隋炀帝曾多次巡游扬州(江都)
D. 扬州经济富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有学者认为:唐之王仙芝、黄巢冠以“天补平均大将军”之名,宋之王小波起事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明之李自成亦以“均田免粮”为号召,清季之粤匪则以《田亩制度》为蛊惑,固非偶然也。古代农民起义的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出
A. 土地私有制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B. 统治者“不抑兼并”使经济严重衰退
C. 人地矛盾冲突推动国家政策转变
D. 实现“耕者有其田”有利于社会稳定
清初采取多种措施裁抑江南缙绅地主的经济、政治特权,缙绅势力明显衰落。与佃农同属“凡人”身份的庶民地主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有
A. 土地高度集中
B. 主佃依附关系松解
C. 阶级矛盾激化
D. 江南文化地位衰退
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
①唐初经济发展状况
②唐代已有饮茶之风
③唐朝政府征收茶税
④“日中为市”的传统已被突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三十一年颁令“使黔首自实田”中的“实”为充实、充满之意。该学者认为秦始皇的政策是
A. 民众要向国家呈报田地实数
B. 延续了鼓励民众垦荒的政策
C. 使流民享有政府分配的土地
D. 首次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化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下列说法与它同时期的是
A. 灌钢法应用于冶铁业
B. 曲辕犁在江东地区出现
C. 交子应用于商业贸易
D. 用彩色套印技术印刷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