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新兴...

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从而形成了分散的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形态必然使统治阶级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以确保自己的生产和消费,而古代农业又是国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同时也为了在诸侯争霸中赢得优势,也必然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故①②正确。③本身结论错误,战国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比较发达,排除。由于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特点,与战国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于是出现重农抑商思想,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排除ACD,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所在是在

A. 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查看答案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查看答案

《耕田歌》曰:“深耕概(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歌为名所作的一首隐喻诗,暗申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 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 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

C. 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 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形

 

查看答案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查看答案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首诗突出反映了当时扬州的繁荣,扬州的繁荣直接受益于

A. 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C. 隋炀帝曾多次巡游扬州(江都)

D. 扬州经济富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