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
A. 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 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 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 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后, 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
A. 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 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
C. 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 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
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下列最能体现该主张的史实是
A. 世家大族任朝廷要职
B. 由中央掌控地方的赋税
C.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 抽调各地精兵充实禁军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