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结果。(要求:表述应当成文,不得超过180字。)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 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 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 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 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 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 急功近利 B. 动摇不定 C. 反对变法 D. 软弱无能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募役法
D. 免役法、更戍法
《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 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
D. 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北宋中期,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起义军打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这说明 ( )
①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 ②中小农户负担沉重
③起义口号已经触及了封建土地制度 ④北宋阶级矛盾尖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