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 )
年份 | 1981~1985 | 1986~1988 | 1989 | 1990 |
增长率 | 3.2% | 2.8% | 2.4% | -4% |
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②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没有奏效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技的发展 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动荡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大会上,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用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
A. 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 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 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 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