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
A. 王权受到彻底限制 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 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 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 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 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对伏尔泰上述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①正确地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 ②正确评价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
③借以批判法国等级制度和专制统治 ④他对中国社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 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 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我因素
C. 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 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以下各项,体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同之处的是
A. 充分肯定人的自主性
B. 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C. 强调现世的物质享受
D. 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