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

(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洋务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D.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可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在1895年到1913年间有巨大的增长,并 且进口多以生活资料(消费品)为主,出口多以初级产品(为发达国家工业再加工的原料)为主,这说明近代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经济发展逐渐丧失独立地位,故选A;C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此时中国进口多于出口,仍处于贸易逆差,B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赴台完聚者,许县呈给照赴内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廷对台政策的变化

A. 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

B. 发挥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

C. 反映清廷全面解除了海禁政策

D. 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宋代以后监察官多自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这说明监察官选任

A. 逐渐趋于民主科学

B. 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

C. 不再受到皇权干扰

D. 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

 

查看答案

(题文)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 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 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

料二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

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

观点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