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爱...

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爱奥尼亚式希顿,公屯前二世纪,由于数学方法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 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B. 追求自由精神

C. 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

D. 崇尚理性之美

 

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的方式……形成优美的垂褶”可知希顿是一种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但这是表面现象而并没有回答出希顿这种变化的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自由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的相关信息,故B、C项错误。希顿设计的变化是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体现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对理性的崇尚,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 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

C. 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

D.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查看答案

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开放党禁

B. 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 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

 

查看答案

(题文)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C.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D.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洋务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D.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赴台完聚者,许县呈给照赴内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廷对台政策的变化

A. 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

B. 发挥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

C. 反映清廷全面解除了海禁政策

D. 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