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 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 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 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 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C 【解析】根据材料“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参与民主政治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故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雅典政治腐败,而是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排除A。B项说法错误,苏格拉底等人反对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排除。D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不一定能保护全体公民的利益,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项改革

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债务奴隶重新获得自由              D.严重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

 

查看答案

【历史——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吉领军屯田渠犁后,不断和匈奴争夺对车师地区的控制权,几经争夺,最终取得了对车师的控制,分“士卒三百人别田车师”,占据了匈奴进入西域的交通要道。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郑吉因为占据车师有功,被迁为卫司马,任护西域南道使者。据《汉书·西域传》载:“其后日逐王畔(叛变)单于,将众来降,护郁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徒屯田,田于北胥健,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辽阔的西域最终由于郑吉的努力随之成为西域都护的管辖范围。《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去世后,被赐谥号为缪侯。

——李大龙《边吏与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吉将西域逐步纳入汉朝行政管理范围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吉的历史功绩。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2年2月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量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早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到了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盟国和莫斯科之间已经机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它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摘编自(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阿登纳对提高战后德国国际地位的政治构想与对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阿登纳对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在领导班子方面,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改革后一些老干部退居二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方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年轻的文化水平高的干部得到提拔。这次改革历时三年,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

上表为中国书院的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