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表: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敗绩” 《旧唐书•高祖...

读表: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敗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靜(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凊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名•太宗本纪》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

A.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B.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C.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A 【解析】四则材料都体现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这四则材料是可以相互印证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李世民还不是皇帝,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李世民才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有一则材料提到李世民患病,不足以相互印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逑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贵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B.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 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 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扩大了地方政治、经济自主权,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该学者论述的制度

A. 郡国并行制

B. 节度使制

C. 转运使制

D. 地方三司制

 

查看答案

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查看答案

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

A. 设立皇帝称号

B. 规定王位世袭

C. 分封子弟为王

D. 推行郡县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