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

(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材料二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对秦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梭伦改革调适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上述材料反映出两位改革家促进公平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1)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灵活用人机制;改变了社会结构与阶级结构,为平民社会地位的提高提供了途径;增强了秦军战斗力,提升了秦国争霸实力。 (2)措施:颁布“解负令”、建立陪审法庭等(列举出其中1点即可) 共同方式:立法或建立制度。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灵活用人机制、改变了社会结构与阶级结构,为平民社会地位的提高提供了途径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从颁布“解负令”、建立陪审法庭等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从立法和建立制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視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則……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視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現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研究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巡视工作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巡视制度对当代中国巡视工作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唐、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结合所学知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级各极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频繁更换丞相

B. 任用亲信和近臣

C. 建立刺史制度

D. 颁布“推恩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