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清末首届由商人为主体组成的资政院迫使清政府放弃其独立财权,将财政预算核减掉7790万两银,还提出了他们对外交事务权利的要求,民国初年商人还反对孙中山等人不经议会同意私借外债。清末民初商人出现如此政治举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政治权利增大
B. 政府一些政策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D. 在民族危机下,民族资本的爱国情怀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抨击的是清政府的
A.地丁银制度和闭关政策 B.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
C.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但又严防死守
1889年张之洞说:“就外洋富强之术统言之,则百工之化学、机器、开采、制造为本,商贾行销为末。”这表明张之洞
A. 认识到外国富强的根本所在
B. 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C. 改变了传统的“抑商”思想
D.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褚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副春联本质上反映了
A. 刚刚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农民喜笑颜开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 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中国最早进入第三阶段的地区是
A. 中原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环渤海地区
D. 长江中上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