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表中数据为企业个数)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北 |
6 | 10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10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陕西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1 |
A. 投资规模小,资金少
B. 轻工业发达
C.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 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 近代城市生活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 上海市民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反映的是
A. 西方文化彻底改变了中国
B. 中国近代文化落后于世界
C.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D. 近代中国先进与落后并存
“(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社会
A. 生活习惯变化很大
B. 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通讯技术发展很快
D. 守时观念发生了变化
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而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这反映了
A. 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 穿西装运动风靡全社会
C. 服饰陋习被彻底地革除
D. 社会风俗改革任重道远
“l992年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争论再次成为社会焦点,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