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因此古代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面临着自身的或大或小的边疆问题。即便是分裂战乱,抑或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也从未能中断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古代边疆问题也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朝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演进。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后,中国的边疆危机与以往中国边疆问题性质截然不同。由于列强入侵的不断加深加剧,中国各民族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了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材料二    在19世纪,我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边疆研究专家,编著出一大批边疆研究新著,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边疆研究的高潮。这次高潮酝酿于康雍乾时期,形成于嘉道成时期。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被遣戍伊犁,在此他编撰了《西陲总统事略》。也是在嘉庆年间被遣戍伊犁的洪亮吉则著有《天山客话》《伊犁日记》。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在台湾击退英军五次进犯,却因此获罪而被贬官,在去往西藏期间写下著名的《康輶纪行》。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一批有关界务的著述和舆图也开始大量问世,这包括《吉林勘界记》《滇缅划界图说》《广西中越全图》等。1842年,魏源编成50卷的《海国图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刘逖等人的著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问题与近代边疆危机的不同。

(2)依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何变化,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边疆研究高潮形成的历史原因。

 

(1)前者主要是由国内分裂、战乱、民族压迫引起,后者主要是外国入侵造成; 前者是内政、民族问题,后者是国际、中外冲突;前者加快了民族融合,后者激化民族矛盾。 (2)变化:由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转向中外边界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海外列强的研究。 原因:①清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开边、平叛、戍边等活动需要进一步了解边疆; ②近代中外冲突增多,进一步刺激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③清代学风崇尚“经世致用”,促使知识分子关注边疆以及外敌研究; ④国内各地及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增多、士人执着的学术探求等也是边疆研究高潮出现的原因。 【解析】(1)据材料“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面临着自身的或大或小的边疆问题。即便是分裂战乱,抑或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也从未能中断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后,中国的边疆危机与以往中国边疆问题性质截然不同。由于列强入侵的不断加深加剧,中国各民族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了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从边疆危机的背景原因、性质表现和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即可。 (2)第一问,变化据材料“在此他编撰了《西陲总统事略》。也是在嘉庆年间被遣戍伊犁的洪亮吉则著有《天山客话》《伊犁日记》。”、“。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一批有关界务的著述和舆图也开始大量问世”可以得出。第二问原因,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和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以及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箱子上写着“NuclearWar”,用双手按住箱子的是表情惊恐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标题为“Letsgetalockforthisthing”。该漫画主旨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 局部战争的激烈战况伤害了美苏利益

B. 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C. 欧洲一体化成为美苏合作的历史契机

D. 超级大国争霸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

 

查看答案

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这一做法造成

A. 物价高涨,只能凭证供应物资

B. 劳动力减少,工业化受到阻碍

C. 政府加强干预,计划经济形成

D. 产能低下,只好引进西方资金

 

查看答案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查看答案

对于法国大革命,埃德蒙•伯克(1729-1797)强调尊重既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它是历史地生成的,因而其合法性在历史和传统中;托马斯•潘恩(1737-1809)则明确否定诉诸过去的权利,主张现存制度与政府要根据每个时代的人的自然权利来加以衡量和改革。他们之间的思想冲突所争辩的是

A. 是否应以理性来构筑社会制度

B. 实行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

C. 是否应以激进态度推翻旧政府

D. 发起群众运动还是依靠精英

 

查看答案

公元前3世纪起,罗马法学家开始直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种属”理论:要充分了解某个事物,就要去分析它所从属的体系。他们据此将市民法的18卷系统地分类并定义为“继承法”“人法”“物法”和“债法”四个属概念。这一现象说明

A. 罗马法体系将物权与人权相提并论

B. 希腊辩证法推动了罗马法的体系化

C. 《民法大全》追求对事物的精准定义

D. 法学家的钻研导致罗马法长盛不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