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后来被打破。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的部分行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 ( )
A.春秋战国时期、明朝 B.汉朝、唐朝
C.明朝、清朝 D.春秋战国时期、宋朝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 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 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 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 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 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B. 崇仁坊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 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 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